“你是什么垃圾?”最近,上海市民每天都在經受這一“來自靈魂的拷問”。7月1日起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正式施行,上海市民迎來被稱為垃圾分類“最嚴執法”的大考,垃圾分類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將被開出罰單。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劃,到2020年底,包括北京、廣州、寧波、濟南、合肥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,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。
據了解我國每年垃圾產量4億噸,廚余垃圾占60%,有的地區甚至高達70%-80%,多年來主要采用填埋手段處理,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峻,垃圾分類已刻不容緩。隨著國家逐步重視,相關產業鏈的逐漸完善和產能釋放,市場會圍繞垃圾分類催生很多新的產業和人工。如今已催生出了家用網紅垃圾桶、社區智能垃圾回收設備、代收垃圾服務中介等。
事實上,2013年8月1日國務院下發了《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》,提出要推廣家庭廚余垃圾處理器等產品,鼓勵和引導市民裝置垃圾處理器。在“懶人經濟”當道和政策的支持下,泛博瑞咨詢認為未來垃圾處理器的消費需求將被進一步釋放,市場前景十分廣闊。
目前我國垃圾處理器市場處于探索階段,以外資品牌為主導,國產品牌積極布局,主要為愛適易、唯斯特姆、貝克巴斯、華帝、美的、云米、惠而浦、海爾等,外資品牌定位較為高端,國產品牌價格上更為親民。作為國內市場的新興品類,2018年我國廚余垃圾處理器滲透率不足0.5%,據泛博瑞咨詢預測數據顯示,2018年國內零售市場規模為35億元, 2019年在國家政策刺激下我國垃圾處理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億元。
垃圾處理器對居民和環境的益處良多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廚余垃圾含水量高,垃圾處理器可避免垃圾腐爛變質所產成的細菌病毒和臭氣,同時解決了廚余垃圾復雜的分類問題,免去經常傾倒廚房垃圾的痛苦,特別是有洗碗機的家庭,搭配垃圾處理器使用,會進一步提升生活幸福感。對于部分農村地區而言,若經過相關技術處理后,被垃圾處理器粉碎的物質可生產沼氣作為燃料。對于城市而言,能夠減少廚余垃圾含水率,對于收運容器和垃圾車輛的污染腐蝕有很好的防止作用,還能夠避免垃圾車在運輸過程中的污水滴漏污染環境。
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。首先,部分材質需要手動處理,不是所有廢棄物均可以粉碎,韌性材質和硬果核等垃圾還是較難處理。并且,不同于國外飲食習慣,國內居民的菜肴重油,這些油脂都會附著在下水管壁上,氣溫低的時候容易堵塞。未來企業可就此痛點進行技術升級。作為新興產品,在安裝售后方面也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體驗,如安裝人員亂收費、價碼不明確、服務不到位、涉及管道改造可能會出現漏水等現象。另外,對于研磨等級的評判標準行業內較為混亂,沒有統一的國標政策出臺,有些品牌虛標等級,消費者辨識不清。因此,在垃圾分類時代的來臨下,各企業應就此技術標準達成共識,在行業的引導下,盡快促成新國標的出臺,規范行業標準,從而讓消費者放心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。
現階段,除了零售,專業品牌大多通過與房地產開發商、高檔樓盤等合作以此進入中國消費者的生活。如何更廣泛的普及垃圾處理器產品,讓更多消費者接受并購買,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