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上海的垃圾分類新聞是火的不行,網上大量段子和圖片都聞風而至,一時間搞的大眾腦袋瓜疼。
7月1號是正式實施垃圾分類的日子,消息一出,上海人都快哭了,能承受的起996,能在家長的比拼中一路披荊斬棘,能接受高價汽車牌照,反而在垃圾分類中迷失了自我,一路懷疑自己的智商。
別笑,上海排在前面,46個重點城市也就是第二年的事,想要看上海人的笑話,也看不久了。
目前上海對于垃圾分類主要是四類,有害垃圾,可回收垃圾,濕垃圾以及干垃圾,對比鄰國日本四十多種的細致分類,這四種可不夠用呀。
不相信?來,接幾道題試試。
過期的化妝品屬于什么垃圾?
有害垃圾還是干垃圾?
小龍蝦外賣屬于什么垃圾?
茶包屬于什么垃圾?
……
是不是有點迷惑,強大的上海網友甚至編出了“豬可以吃的是是垃圾,豬都不要吃的屬于干垃圾、豬吃了生病是有害垃圾,賣了可以買豬的屬于可回收垃圾”的順口溜。
二師兄表示很無奈。
于是廚余垃圾處理器在電商的銷量數據中,上海地區銷量高居榜首,這么麻煩就全打碎唄,省的吃個飯還要細分垃圾種類。
但是官方給出了不建議購買垃圾處理器的建議,為什么呢?
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垃圾處理器的前生今世。
垃圾處理器是美國人發明的,對,空調也是美國人發明的。
就是這位仁兄發明的垃圾處理器。
時間點是1927年,發明者叫威廉.漢莫斯,是不是有些震驚發明時間,居然這么早?
垃圾處理器在美國的普及率確實很高,但是其他地區普及率一點也不高,西方國家里,英國是6%,加拿大則是3%,而在東方國家里,日本則是完全禁止的。
為什么?
原理上,垃圾處理器是通過研磨器破碎食物殘渣,這種研磨器通常也是鈍器,配合各種安全措施,給消費者以安心的感覺,事實上也是如此,從安全性上來說,現如今的垃圾處理器是沒有問題的。
垃圾處理器的結構圖和簡單原理圖。
日本禁止垃圾處理器是做過調研的,簡單點來說市政水網設計的時候就沒考慮到廚余垃圾排入下水道,是否能安然通過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不好說,極有可能堵塞下水道。
查閱了資料,但不能保證完全準確,美國方面經驗是會將油脂和其余廚余垃圾分離,兩者分開處理利用。
我們國家烹飪是重口味的,重油就是最大的問題,對于很多老舊小區來說,本來管網就偏小,遇上重油又快速冷凝,結果可想而知了。
新小區就沒有這個問題嗎?
雖然新小區管網設計規模比老小區強多了,但是考慮到高層住戶,每一層都裝了垃圾處理器,又都是重油,用的還是冷水處理,34層下來估計要拆管子處理了。
另外下水管道是由細變粗,簡單物理學原理,水流一定會減緩。
事實上,美國也有很多堵塞的案例,并不少見。
油脂用熱水能溶解,但是遇上水流速度不夠,遇上細碎顆粒,遇上冷水,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,很容易就凝固堵塞了。
某品牌的提示中建議不要講熱油導入水槽口。
所以建議不要用主要因素還是擔心堵塞管道。
那么這個產品就是雞肋嘛?并非,其實在廚房家電中,洗碗機和垃圾處理器是一對好基友。
買過垃圾處理器的,就知道垃圾處理器本身就帶有洗碗機排放接口。
某品牌的安裝示意圖中明確標識了洗碗機接口。
無論是哪種品牌洗碗機,都具備高溫噴淋功能,這個以西門子為例,西門子是72度高溫,其他品牌最低的溫度也有60多度,遠超過手洗熱水器的溫度。
說白了,先用洗碗機洗碗筷,結束后動用垃圾處理器,因為有一點,很多洗碗機的最高功率大約在2400W左右,如果你用排插同時接入洗碗機和垃圾處理器,很可能超載。
在高溫熱水的輔助下,不多的熱油會被迅速溶解。
當然還是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將油倒入下水道,畢竟少油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嘛。